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热门看点:泰国华人富豪李光隆:8岁丧父,12岁丧母,他凭什么身价78亿

2023-06-21 15:55:19

来源: 文史黄金屋

80年前,有一个潮汕男孩被全村人预言:“谁遇上他谁倒霉!”


【资料图】

因为,他8岁时,父亲被打死了,后来哥哥也死了,12岁时,母亲被饿死了,一家4口,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。

但就是这样一个“克父克母”的人,在泰国闯出一番天地,成为泰国知名富豪。

巅峰时期,他的身价,曾经高达78亿!

那他是如何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,逆袭成名声大噪的富豪呢?

从他身上,我总结出4个成功的原因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
第一个成功的原因:遇事扛事,遇关过关

1936年,李光隆出生在汕头潮阳成田简朴村,家中添丁,原本是件欢喜的事,可李光隆的父母愁坏了。

没米下锅,李光隆出生后,母亲到邻居家借了一点米,熬成米稀,给李光隆喝下。

早在李光隆出生之前,母亲将丈夫几件衣服缝缝剪剪,凑成两件小棉袄,这就是李光隆出生时穿的衣服了。

虽说父母对李光隆不错,但俗话说得好,贫贱夫妻百事哀,在那个时代,活下去才是人生最大的目标。

李光隆还有一个哥哥,本来一家三口吃穿用度已经很困难了。

现在再加上李光隆,就像在长途跋涉、垂死挣扎的骆驼身上再加一个包袱,每走一步都能发出死亡的讯号。

在李光隆2岁时,哥哥营养不良晕倒,父亲思考再三,提议将李光隆送给别人养,兴许还能卖个好价钱,减轻家里负担。

当时正好村里有户人家,每每怀上的都是女孩,他们特别想要一个男孩。

李光隆父亲前去洽谈,对于两岁的李光隆到底值多少钱这件事,他们一直没谈拢。

李光隆父亲说起码3块钱,但那家死活不肯,他们觉得一个小孩3块钱未免太贵了,都是一个月生活费了。

最后,没谈成,两家人不欢而散,李光隆继续留在李家。

这头风浪平了,那头狂风又来了。

1944年,爆发了饥荒,父亲为了省点米粮给两个孩子吃,自己几天不吃饭,结果还被邻家惦记上了,他们偷走了李家剩下的米粮。

李光隆父亲气得跑到他家讲理,可邻居觉得自己有理,早在李家两个孩子出生时,李家就从他家借走了许多粮食,现在他拿走李家的米粮,不过是要回自己的东西罢了。

讲理讲不通,两人大打出手,结果李光隆的父亲由于体力不支,打不过邻居,被邻居活活打死了。

饥荒年代的人不值钱,尸体更不值钱,人死了之后没钱厚葬,只能随随便便找个荒山野岭埋了。

就这样,李母一个人扛着血肉模糊的丈夫,爬到后山,把丈夫埋了。

第二天,李光隆的叔叔路过,看到哥哥不在,随口问了句:“嫂子,我哥出去找吃了吗?”

李母摆摆手,说:“没了。”

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
“昨天。”

“哦,早点走也好。”李光隆的叔叔呆呆地点了点头,就走了。

没过多久,李光隆的哥哥也死了,只不过他比父亲幸运一点,他只是被饿死的。

4年后,李母也被饿死了,12岁的李光隆瞬间成为了孤儿。

李母死的那天,李光隆以为母亲只是睡着了,等到第三天,李母的身体开始发臭,李光隆才急忙跑去叔叔家,叫来叔叔。

叔叔草草将嫂子埋了之后,把李光隆带回自己家,当成自己的孩子养。

李光隆日后回忆起这段时光,说道:“那时,饿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尊严,是人最后的体面。幸好,母亲和哥哥走得体面。苦了父亲。”

屋内家人死于非命,屋外一群人正为了抢一袋米粮而大打出手,寻遍整个角落,都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。

这种情况,换作是别人,可能早就一咬牙一跺脚,随死去的父母一起去了。

可李光隆没有,他撑下来了,为什么呢?

我认为,最重要的是他具有良好的心态,遇事能扛事,世间所有的困难落在他肩上,只化成了一粒灰。

这种能扛事儿的心态,成为了他创业路上最大的底色,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石。

乔布斯说过:“我坚信,区分成功与不成功,一半的因素就是纯粹的毅力差别。”

李光隆就是凭着这股顽强的毅力,从破碎的家庭中爬了出来。

第二个成功的原因:延迟满足,克服管窥心态

虽然叔叔家境比自家好,但叔叔在村子上的一家店铺打工,一份工资需要养活3口人,他们俩夫妻,再加上一个孩子。

叔叔将李光隆带回家时,婶婶本不太情愿,觉得多了一口人吃饭。

而且,自从李光隆的父母和哥哥去世后,村子里开始流出一些闲言碎语,说李光隆克父克母命,命硬,谁遇上谁倒霉。

婶婶本不太迷信,可听多了她也觉得有几分道理,于是慢慢地讨厌起李光隆来。

但叔叔坚持要抚养李光隆,守住哥哥最后的根苗,在叔叔的强势下,李光隆才得以待下来,否则就真的成了孤儿。

叔叔不仅让他留下来,还让他读书,为了这件事,叔叔婶婶两人几乎天天吵架。

好在李光隆争气,读书特别用功,初中毕业后,还考上了重点中学潮阳第一中学,获得了免费上学的资格。

后来,叔叔自己的孩子也长大,到了成家的年龄,李光隆好像再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里。

那时,恰逢战争,许多人为了生存,举家往外逃,大多人到泰国谋生,这让李光隆心痒痒。

1956年,李光隆主动腾位置给新人,搬出叔叔家,一个人悄悄搭上了前往泰国的轮船。

来到泰国,李光隆到一家五金厂打工,早上5点就得起床,一整天李光隆在五金厂跑上跑下,哪里需要帮忙,他就跑到哪里去帮忙。

晚上,大家都下班了,李光隆需要收拾收拾工厂的卫生,一般忙完已经12点了。

到走廊的水龙头接洗澡水,洗完澡后需要绕到工厂最后的小仓库打地铺睡觉。

夏天,仓库由于堆放了许多货物,空气不流通,李光隆无法睡觉。

如果天气还不错,李光隆索性到走廊上,坐着透透气,一直坐到天亮。

到了冬天,他才知道,原先嫌弃过的仓库成了香饽饽,工厂其他伙计觉得房间太冷,全都躲到小仓库打地铺睡觉。

李光隆更加没地方睡觉,他只好又到走廊上吹冷风,把地方留给其他人。

这样的李光隆,在其他人眼里,有点抠,别人月底领了工资后,喜欢成群去吃一顿,但李光隆每次都不会去。

吃住都是工厂提供的,他们从没见过李光隆花钱。

他们也不知道,李光隆把钱存起来有什么用处,但很快他们就知道李光隆想干什么了。

七八十年代,泰国经历了战争后,正处于灾后重建的阶段,泰国经济立马迎来了腾飞。

在五金厂干了几年后,李光隆看到化妆很有市场,于是拿出自己一半积蓄进了一批货,每天在街边摆摊卖化妆品。

由于价格低廉,种类丰富,刚开始李光隆卖得还不错,最多一天能赚200块。

有些化妆品进货渠道少,成本高,李光隆如果想要稳定客源,化妆品种类必须丰富一点,但这样一来,即使每天卖得多,李光隆不一定赚得多。

考虑到成本问题,李光隆又转战日用品领域,卖起了日用品,由于日用品是人们的必需品,李光隆赚了不少。

之后,泰国人民生活愈发好,进出高级餐厅,开小汽车,喝红酒。

李光隆瞄准市场,又做起了汽车零配件代理,仅靠这一项,李光隆在1972年7月,一个月就赚了20万。

当自己月收入过十万后,李光隆掏出20块钱,8块钱买一条领带,12块交给大排档老板娘,点了两瓶啤酒,大口吃起了肉。

富人赚钱,穷人省钱。富人钱越花越富,穷人钱越花越穷。

李光隆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,迅速崛起?

我认为,这与他克服管窥心态有极大关系。

所谓的“管窥心态”就是,人在很忙、时间很紧的情况下,注意力会更集中,只会注意最紧急的事,只能看到管子内的东西,而忽略了管子外的东西。

当别人领到工资就胡吃海喝,贪于眼下的享受时,李光隆却拽紧了自己的钱包,把工资存了起来。

别人苦了一个月,终于等到自己的工资,想着应该要犒劳一下自己,可李光隆苦了一个月后,他为了不让以后更加苦,把工资存了起来。

等到自己赚到了更多的钱,他才敢掏出20块来挥霍一下。

只有真正苦过的人,才会更加克制住自己的欲望,放弃一时的快感,集中注意力,攻克难关,只为了未来更大的幸福。

第三个成功的原因:做生意拼手速,更拼人脉

上世纪70年代,泰国饲料市场前景广阔,李光隆投资创办“协达饲料厂”,进军饲料行业。

这头饲料厂的机器轰隆隆作响,那头李光隆又马不停蹄地进入房地产领域,开了抵押公司。

靠着这个抵押公司,李光隆在泰国积攒了不少人脉。

李光隆也是吃着苦长大的,熬过贫穷的日子,他自然知道没钱的痛苦,因而别人向他抵押贷款时,李光隆都以零利息的方式贷给别人。

之后,他又带着叔叔一家人到香港,合力设立一家财务公司,从事外汇业务。

至此,李光隆的公司遍地开花,仅用10年,李光隆就将自己的积蓄投了个精光。

到了80年代,眼尖的李光隆又发现了商机,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没钱总归没办法。

当时,国际金银价格疯狂上涨,但市面的银器却反常地沉住了气,一动不动,没有跟着金银一起涨价,李光隆一下子断定这中间有不少的价差。

李光隆无奈只能找人帮忙,这是他第一次低头向别人借钱。

那天,他站在泰国盘谷银行总裁陈弼臣的办公室门口,一直纠结着要不要敲门。

最后,终于鼓起勇气走进陈弼臣的办公室,李光隆真诚地对老乡陈弼臣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陈弼臣二话不说,大方地借给李光隆一亿泰铢,并再三强调,不需要抵押,不需要还利息,不需要立字据。

“我信得过你,不仅仅因为你是我老乡。”

(陈弼臣)

李光隆拿着这笔贷款,疯狂收购银器、旧银,将他们熔成银锭后再转手卖给国际银行。

仅半年时间,李光隆将一亿泰铢还给了陈弼臣,还大赚了2亿泰铢。

之后,靠着这笔巨款,在老乡林炳南的引导下,李光隆又大举进入证券业,进入了泰国华尔街金融公司,林炳南让他负责打理这家证券公司的业务。

当时在建华尔街商业大厦时,设计师问李光隆准备建几层,李光隆反问他:“盘谷银行的大厦是几层?”

设计师说32层,李光隆立马拍板:“那我就建29层。”

设计师建议他搭高一点,可李光隆说:“没有盘谷银行就没有我李光隆,我永远不抢盘谷银行的风头。盘谷大厦32层,那我就29层,我永远低于盘谷大厦。”

陈弼臣那一亿泰铢的恩情,李光隆一直记在心上。

为了拓宽金融公司的业务,李光隆与瑞士公司达成合作,引入西方金融管理经验,成功将触角伸向西方国家。

之后,李光隆又为金融公司争取到了经纪牌照,让金融公司成功鱼跃龙门,正式步入证券业。

1992年,华尔街金融公司在泰国正式上市,李光隆终于在泰国富豪排行榜拥有了名字,成功跻身前50名。

李光隆的赚钱能力,真是应了陈弼臣对他说的那句话:“你既聪明,又很精明,放你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生存的。”

但人算不如天算,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,许多泰国企业轰然倒地,企业家破产的破产,跳楼的跳楼,李光隆一夜之间亏损100亿。

妻子害怕他自杀,天天跟在他身后,可李光隆的表现让她傻了眼。

李光隆像个没事人一样,照常吃喝,闲时还找好友打打麻将,好友惊讶地问他:“你不心疼吗?100亿,你打拼了40年才有的,你咋一点感觉都没有?”

李光隆一边搓麻将一边说:“我就当从来没有过这些钱好了,想当年我一个人来泰国时也是两手空空!”

之后,李光隆愣是从一片经济废墟中站了起来,第二年华尔街金融公司重回高峰。

从那以后,李光隆在证券业风声鹊起,成为泰国知名金融证券商,李光隆甚至还被称为泰国华人巨富。

2018年11月24日,林炳南去世,李光隆独掌金融公司,身价78亿。

1956年到2018年,这62年间,李光隆从一个五金厂打工的,拼到了泰国华人巨富,如此成长速度,让人咂舌。

有人说,李光隆的迅速有时代的扶持,但我觉得,李光隆做生意既拼手速,也拼人脉。

他非常注重人脉的积累,以零利息的方式抵押贷款给别人,疯狂收割了一波好感度。

之后在受到老乡陈弼臣的帮助后,非但没有故作炫耀姿态,把自己的大厦建得比陈弼臣的高,反而还考虑别人的感受,生怕自己的地盘抢了别人的风光。

做事不要做太满,做人要留一手,这是上一辈人留给我们的道理。

曾国藩说:“话不说尽有余地,事不做尽有余路,情不散尽有余韵。”

李光隆用他的经历提醒我们,无论是说话,还是做事,抑或是处世,都要学会留有余地,别过河拆桥。

第四个成功的原因:铭记自己的根,永记自己的归处

虽在泰国安了家,但李光隆一直心系自己的根。

去泰国第4年,李光隆还在五金厂打工,不敢乱花钱,被伙计说抠。

但他听到家乡人们吃不上米饭,就立马到粮油市场买了几千块米面粮油寄回成田村。

上世纪80年代,李光隆的华尔街金融公司已经敲定,将事情安排妥当后,李光隆回老家祭祖。

回到老家的李光隆,如同金主大佬,走到这里点一点,建个寺庙,逛到那里,点一点,搭个凉亭,真真正正地“点石成金”。

他重回母校,为母校潮阳第一中学新建图书馆、教学楼,建了几座综合大楼。

(李光隆为潮阳第一中学新建的图书馆)

此外,李光隆还为贫困学生设立了奖助学金,解决他们上学难的问题。

之后,他回到简朴小学,承诺兴建“秀川礼堂”,走到简朴初级中学,又向校方丢去100万,兴建教学楼。

在母校母校沙陇砺青中学,他还兴建淑琴图书馆。

此外,潮阳体育馆、东山公园、潮阳县儿童福利会幼儿园,都是李光隆出资建立的。

如今,在事业,李光隆混得风生水起,也常常做客潮汕慈善榜,两个儿子已经能帮忙分担,可李光隆依然有遗憾。

他想找回埋父母骨骸的坟墓,可由于当年那片山如同乱葬岗,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,也变了样,要想认出父母被埋在哪块位置,比登天还难。

2019年,李光隆被两个儿子扶着走上埋父母的那片山。

在儿子的劝诫下,83岁的李光隆仍像个小孩子,不听劝地拄着拐杖弯着腰,慢慢地走走看看,执意要找回父母。

“爸妈在等我来接他们回家,他们在等我……”李光隆不停地重复着。

过去了几十年,李光隆飞黄腾达,依然还没忘记当初死于非命的父母,他们成为了时代的游魂,却也变成了李光隆心底里的印记。

有人常嘲笑一些富豪,说他们走出了国门就忘记了自己生在何处,可我认为,李光隆是个例外,他永远记得自己的根,记得自己的归处。

即使李光隆现在已经80岁高龄,可他依然记得几十年前,在艰难的环境下,有人曾把他当成心头肉一样疼爱,直到老去。

现在,我似乎更加懂得,作家老舍在《我的母亲》里说过的那句:

“人,即使活到八九十岁,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。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,虽然还有色有香,却失去了根。”

结语

李光隆,因为变富了,外界又给他添了几层神秘的面纱,但我觉得,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。

为了活命,2岁的李光隆差点被论斤称重卖掉,8岁父亲为了那一口粮,而被别人活活打死,不久之后,哥哥母亲也随父亲去了。

李光隆成了孤儿,20岁只身前往泰国打拼,住过杂乱的仓库,饿过肚子,扛过了金融风暴,最后才成为泰国华人巨富。

这一步步,说得轻松,走得却不容易,他之所以能成功,我觉得与他遇事能扛事,遇关过关,克服管窥心态,做生意中留有情分,铭记自己的根,懂得感恩,有很大的关系。

或许,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。

身为普通人的我们,如果想要摆脱贫穷,我认为,必须具备以下4个优秀品质:

第一,你必须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,能坚定抵抗所有痛苦、嘲笑、误解和失败,绝对不能被打倒,更不能半途而废。

第二,你必须放弃眼前的小利益,要着眼于全局和未来,拥有开阔的眼界,和高远的格局。

第三,你必须全力以赴,有想法就快速行动,并且与人为善,广结人脉。

第四,无论你有多成功,切记这一点:人不能忘本,一定要懂得感恩。

这是李光隆一生奋斗的精神基石,也值得你我去学习,与君共勉。

关键词:

最新新闻
回顶部